【端午有关的古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词吟咏。许多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端午节的感悟、对屈原的怀念以及对节日习俗的描写。以下是一些与端午相关的经典古诗及其简要总结。
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对自然节气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结合。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历代文人墨客也纷纷以诗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些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端午相关古诗一览表
| 诗名 | 作者 | 内容节选 | 简要赏析 |
| 《端午》 | 文天祥 |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表达对端午节的重视,借“艾”寓意驱邪避灾。 |
| 《端午》 | 欧阳修 |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 描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富有画面感。 |
| 《端午三首》 | 苏轼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描绘女子佩戴香囊、挂符的习俗,充满生活气息。 |
| 《端午日赐衣》 | 杜甫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反映唐代宫廷端午赏赐的风俗,体现皇恩浩荡。 |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欧阳修 |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 以景入情,描绘端午时节的美景。 |
| 《竞渡诗》 | 卢肇 |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 描写龙舟竞渡的激烈场景,气势恢宏。 |
| 《九日齐山登高》 | 杜牧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虽为重阳诗,但表现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与情感。 |
三、结语
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节日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对屈原的追思,还是对民俗活动的记录,这些诗句都成为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