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好友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无法亲自送别的遗憾。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抒发友情与离愁的经典之作。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以下将从原文、译文、诗句解析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原创内容(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背景 | 王昌龄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龙标,李白得知消息后写下此诗表达哀思与怀念 |
主题 | 友情、离别、同情、忧伤 |
诗体 | 七言绝句(四句,每句七个字) |
关键词 | 杨花、子规、龙标、夜郎、愁心、明月 |
原文: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 杨花已经落尽,子规鸟在啼叫,
> 听说你已经过五溪,前往龙标。
> 我把满腔的忧愁寄托给明月,
> 愿它陪你一路到遥远的夜郎西边。
诗句解析:
诗句 | 解析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杨花飘零,象征离别;子规啼叫,增添悲凉氛围,暗示友人远行的凄凉景象。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表达诗人得知友人被贬的消息,并了解其行程。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将心中的忧愁寄托于明月,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也表达对友人的深情。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明月陪伴友人一路前行,象征诗人虽不能同行,但心意始终相随。 |
三、总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通过自然意象传达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与不舍。全诗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对友情的重视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深度来看,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典型手法。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