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昌兰宏   来源:网易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东坡志林》中。这篇文章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当时苏轼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期。

苏轼在黄州期间,生活较为清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寄情于山水之间,借自然之美来慰藉心灵。《记承天寺夜游》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记录了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的情景。在这篇文章中,苏轼不仅描绘了月色下的美景,更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在庭院中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隐喻着作者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宁静。

通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力。这篇文章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