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魏天固   来源:网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卷。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夜晚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

在一个凉爽的九月夜晚,微风轻拂,天地间弥漫着一种静谧的气息。天空中挂着一弯新月,如一把精致的弯弓,散发着柔和的银光;而草叶上的露珠,在月色的映照下晶莹剔透,仿佛颗颗珍珠般闪耀。这样的景色让人心生怜爱,也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白居易用简单的语言将这份美好呈现出来,却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引发读者共鸣。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观察生活、感悟自然的能力。在那个年代,文人墨客常借景抒情,而白居易则以更加细腻的手法捕捉到了平凡中的不凡。

从古至今,“露似珍珠月似弓”一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珍惜之情。当我们站在秋夜之中仰望星空时,是否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千年前的诗意呢?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让我们能够随时记录下类似的美丽瞬间,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依然是那些源自内心的触动。就像白居易那样,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用心去体会周围的一切,或许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