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减9怎么讲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7减9”是一个常见的减法题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是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通过不同的方法讲解这一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减法的逻辑和计算技巧。
一、讲解方式总结
| 讲解方式 | 说明 | 优点 |
| 数数法 | 从17开始倒着数9个数字:16、15、14、13、12、11、10、9、8,结果是8。 | 简单直观,适合低年级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
| 凑十法 | 把9看成10,先算17-10=7,再加1,得到8。 | 帮助学生建立“补十”的思维,为更复杂的计算打基础。 |
| 拆分法 | 将9拆成7+2,先算17-7=10,再算10-2=8。 | 强调分解数字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数感。 |
| 实物演示法 | 用小棒、积木等实物进行操作,比如拿出17根小棒,拿走9根,剩下8根。 | 直观形象,增强动手能力和记忆效果。 |
```
17
-9
-
8
```
二、教学建议
1. 循序渐进:从数数法入手,逐步过渡到凑十法和拆分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计算思路。
2. 多感官参与:结合实物、图片、口诀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3. 鼓励探索:让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讲解“17减9”,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