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支是哪12地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常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地支共有十二个,因此也被称为“十二地支”。它们与天干相配,形成六十甲子循环系统,广泛应用于历法、命理、风水等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12地支是哪12地支”,下面将从基本定义出发,结合具体名称和用途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地支?
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符号系统,共分为十二种,分别对应不同的方位、季节、生肖等。地支不仅用于纪年,还与五行、阴阳、时辰等元素相结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12地支的名称
十二地支分别是:
1. 子
2. 丑
3. 寅
4. 卯
5. 辰
6. 巳
7. 午
8. 未
9. 申
10. 酉
11. 戌
12. 亥
这些地支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例如在生肖中,它们分别对应十二种动物;在时辰中,每个地支代表两个小时。
三、地支的基本特点
- 顺序性:地支按照固定顺序排列,依次为子、丑、寅、卯……至亥。
- 周期性:地支与天干组合后,形成六十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
- 五行属性:每种地支都对应一个五行属性(金、木、水、火、土),如子属水,午属火等。
- 方位与生肖:地支还与方位、生肖相关联,如子对应北方、鼠,午对应南方、马等。
四、12地支一览表
| 序号 | 地支 | 五行属性 | 方位 | 生肖 | 对应时辰 |
| 1 | 子 | 水 | 北 | 鼠 | 23:00 - 1:00 |
| 2 | 丑 | 土 | 北东 | 牛 | 1:00 - 3:00 |
| 3 | 寅 | 木 | 东北 | 虎 | 3:00 - 5:00 |
| 4 | 卯 | 木 | 东 | 兔 | 5:00 - 7:00 |
| 5 | 辰 | 土 | 东南 | 龙 | 7:00 - 9:00 |
| 6 | 巳 | 火 | 南东 | 蛇 | 9:00 - 11:00 |
| 7 | 午 | 火 | 南 | 马 | 11:00 - 13:00 |
| 8 | 未 | 土 | 南西 | 羊 | 13:00 - 15:00 |
| 9 | 申 | 金 | 西南 | 猴 | 15:00 - 17:00 |
| 10 | 酉 | 金 | 西 | 鸡 | 17:00 - 19:00 |
| 11 | 戌 | 土 | 西北 | 狗 | 19:00 - 21:00 |
| 12 | 亥 | 水 | 北西 | 猪 | 21:00 - 23:00 |
五、总结
“12地支是哪12地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指这十二种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不仅在历法中有着重要作用,也在命理学、风水学、中医等领域广泛应用。通过了解地支的顺序、五行属性、方位以及对应的生肖和时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清晰掌握“12地支是哪12地支”的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