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劣势或被包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不肯投降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仍不认输的人或势力。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负隅顽抗 | 
| 拼音 | fù yú wán kàng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其民无日不战,虽有城郭,亦无能为也。夫岂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负隅顽抗,其势难当。” | 
| 本义 | 负:依靠;隅:角落;顽抗:顽强抵抗。指在被包围、处于劣势时仍死守不降。 | 
| 引申义 | 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时,不愿放弃、坚持抵抗的态度。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军事、政治、比赛等场合,形容一方在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依然不屈服。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二、用法举例
| 例句 | 解析 | 
| 敌军虽然被包围,但仍负隅顽抗,不肯投降。 | 描述敌方在被围困情况下仍坚持抵抗。 | 
| 这个公司面对市场危机,仍然负隅顽抗,不愿退出市场。 | 用于商业领域,形容企业不认输、继续挣扎。 | 
| 他在比赛中落后很多,却依旧负隅顽抗,最后反败为胜。 | 用于体育比赛,表现运动员的顽强精神。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坚持抵抗、死战不退、孤注一掷 | 
| 反义词 | 投降认输、缴械投降、束手就擒 | 
四、总结
“负隅顽抗”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仍然不放弃、不投降的行为。它既可以用于正面的坚持精神,也可以用于批评对方的固执和盲目抵抗。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含义,避免误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