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原文和译文】“负荆请罪”是一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由矛盾到和解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动认错、请求原谅的行为。
一、原文内容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蔺相如延颈而受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曰:“不若也。”
>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蔺相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译文内容
> 廉颇听说了这件事后,脱去上衣,背着荆条,通过宾客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说:“我是个粗鄙的人,没想到将军您竟然如此宽容待我!”
> 蔺相如伸长脖子接受了他的道歉,说:“您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 廉颇说:“不如秦王。”
> 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我却在朝廷上当众斥责他,羞辱了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就怕廉将军吗?只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我们两个人还在一起。如果我和廉将军像两只老虎一样争斗,势必不能都活命。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
> 廉颇听了这番话后,脱去上衣,背着荆条,又通过宾客来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说:“我是个粗鄙的人,没想到将军您竟然如此宽容待我!”
> 最终,廉颇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之交。
三、总结与对比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与蔺相如从敌对到和解 | 
| 核心含义 | 主动认错、请求原谅,强调以大局为重 | 
| 关键人物 | 廉颇、蔺相如 | 
| 典型行为 | 廉颇肉袒负荆,请罪于蔺相如 | 
| 教育意义 | 顾全大局、化解矛盾、尊重他人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人知错就改、谦逊有礼 | 
四、结语
“负荆请罪”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它体现了古人面对冲突时的冷静与包容,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时应以理服人、以德感人,最终实现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