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扶老携幼”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行动中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常被用来形容在困难或迁徙过程中,人们互相帮助、共同前行的场景。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扶老携幼 |
| 拼音 | fú lǎo xié yòu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扶老携幼,趋而就之。” |
| 含义 | 护送老人和小孩,比喻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体现关爱与责任感。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群体行为,如迁移、救灾、旅行等场合。 |
| 近义词 | 爱老慈幼、扶危济困、互帮互助 |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冷眼旁观、自私自利 |
二、成语详解
“扶老携幼”字面意思是“搀扶老人,携带小孩”,强调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支持。在古代,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乱或灾荒时,人们带着家人逃难的情景;在现代,则更多用于表达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例如:
-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志愿者们“扶老携幼”地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 家庭出游时,父母总是“扶老携幼”,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出行。
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善良与责任感,也反映了社会整体的温情与秩序。
三、文化意义
“扶老携幼”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中华文化中“孝道”与“仁爱”的具体体现。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扶老携幼”这一理念更加重要。无论是政府政策还是个人行为,都应重视对老人和儿童的保护与关爱。
四、总结
“扶老携幼”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成语,寓意着对弱者的尊重与帮助。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传承并践行这一精神,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 总结要点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护送老人和小孩,体现关爱与责任 |
| 使用场景 | 迁移、救灾、旅行等需要协助的场合 |
| 文化内涵 | 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社会和谐 |
| 现代意义 | 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