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管理规定】为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非税收入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非税收入的范围、征收管理、资金使用及监督机制等内容,是各级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依法开展非税收入工作的依据。
以下是对《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加以呈现,便于理解和查阅。
一、主要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在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过程中,依法收取的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2. 定义与分类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收取的财政性资金。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等。
3. 征收管理
非税收入应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征收单位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征收过程公开透明。
4. 资金管理
非税收入应纳入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应及时上缴国库,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执行,确保专款专用。
5. 监督与问责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6. 信息公开
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公开非税收入的征收情况、使用方向和绩效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要点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适用范围 |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依法收取的非税收入 |
| 定义 |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收取的财政性资金 |
| 分类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
| 征收管理 | 必须依法依规征收,不得擅自设立项目或提高标准 |
| 资金管理 | 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国库集中收付体系 |
| 监督机制 |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查处违规行为 |
| 信息公开 | 定期公开收入情况、使用方向和绩效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
通过《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可以有效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流程,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执收单位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非税收入管理的合法、合规与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