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人物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所创立的理学体系,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道德修养与自我完善。
朱熹一生致力于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包括《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近思录》等,这些作品成为后世儒家学者研习的重要经典。他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著,在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提倡“格物致知”,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朱熹 |
| 字 | 元晦 |
| 号 | 晦庵 |
| 出生年份 | 1130年 |
| 去世年份 | 1200年 |
| 所处朝代 | 南宋 |
| 身份 | 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
| 主要贡献 | 理学集大成者,提出“理”为宇宙本体,强调道德修养;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 |
| 思想核心 |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格物致知” |
| 教育理念 | 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注重个人修养 |
| 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
朱熹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在东亚文化圈中广泛传播,成为东亚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学说至今仍被研究和传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