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是什么含义】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低价商品冲击而采取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当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市场,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时,进口国可以实施反倾销税,以抵消这种不公平竞争。
一、反倾销的基本概念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以抵消其“倾销”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
| 倾销 | 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通常指成本或出口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商品。 |
| 目的 | 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公平性。 |
| 法律依据 | 通常依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则,如《反倾销协议》。 |
二、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要启动反倾销调查并最终实施反倾销税,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条件 | 说明 |
| 倾销存在 | 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且差距明显。 |
| 损害发生 | 国内产业因倾销产品而受到实质性损害。 |
| 因果关系 | 倾销与损害之间有直接联系。 |
三、反倾销的流程
| 步骤 | 内容 |
| 申请 | 由国内产业或其代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 |
| 调查 | 进口国主管机构进行调查,评估倾销和损害情况。 |
| 初步裁定 | 若初步认定存在倾销和损害,可临时征收反倾销税。 |
| 最终裁定 | 经过全面调查后,决定是否正式征收反倾销税。 |
| 税收执行 | 若裁定通过,进口商需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 |
四、反倾销的影响
| 影响类型 | 具体表现 |
| 对进口国 | 保护国内产业,防止低价商品冲击市场。 |
| 对出口国 | 可能导致出口受限,增加出口成本。 |
| 对消费者 | 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影响消费选择。 |
| 对国际贸易 | 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 |
五、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区别
| 项目 | 反倾销 | 反补贴 |
| 针对对象 | 倾销行为(低价销售) | 补贴行为(政府支持) |
| 主要手段 | 征收反倾销税 | 征收反补贴税 |
| 核心问题 | 价格是否低于正常价值 | 是否获得政府补贴 |
| 法律依据 | 《反倾销协议》 | 《反补贴协议》 |
总结
反倾销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工具,旨在防止外国企业通过不正当低价竞争损害国内产业。虽然它有助于保护国内市场,但也可能带来贸易壁垒,影响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国在使用反倾销措施时需谨慎权衡利弊,确保符合国际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