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文注释】《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其核心思想之一。这句话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强调了古人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地变化的生活方式。
一、原文解析
- 法于阴阳:指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顺应四季、昼夜、寒热等自然节律。
- 和于术数:这里的“术数”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数学计算,而是古代用来描述天文历法、占卜预测等知识体系的总称。意指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符合天地运行的法则。
- 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量也不过少。
- 起居有常:作息要规律,保持身体与自然节律一致。
- 不妄作劳:不过度劳累,保持身心平衡。
- 形与神俱:身体与精神都健康。
- 尽终其天年:活到应有的寿命。
二、总结与表格
| 词语 | 含义 | 理解 |
| 法于阴阳 | 遵循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 | 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节律,如四季更替、昼夜交替等 |
| 和于术数 | 与自然规律相协调 | 指生活行为要符合天地运行的法则,包括时间、空间、环境等 |
| 食饮有节 | 饮食要有节制 | 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 |
| 起居有常 | 生活作息要规律 |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生物钟稳定 |
| 不妄作劳 | 不过度劳累 | 劳逸结合,避免身体透支 |
| 形与神俱 | 身体与精神健康 | 强调身心健康并重,不可偏废 |
| 尽终其天年 | 活到自然寿命 | 表达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即长寿且健康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仅是一种养生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它提醒我们:
- 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
-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消耗;
- 注重身心和谐,追求内在平衡。
这些思想虽源自古代,但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更能体现出其价值。
结语: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仅是古人养生智慧的体现,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指南。通过理解并实践这一思想,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