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的意思是什么】“独善其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在不得志的时候,要修养自身、保持品德;在得志的时候,要帮助他人、惠及天下。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独 | 单独、独自 |
| 善 | 修养、完善 |
| 其身 | 自己的身心、自身 |
整体意思为:在困境中,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道德和能力;在顺境中,则要惠及他人。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孟子·尽心上》
- 背景:孟子提出士人应具备两种境界:不得志时修身养性,得志时则要造福社会。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社会,“独善其身”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复杂环境时,选择不参与纷争,专注于自身成长和道德修养。它既可以是积极的自我提升,也可以带有一点消极避世的意味,具体取决于语境。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自我修养、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
| 反义词 | 兼济天下、助人为乐、积极参与 |
五、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
“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勾心斗角,所以选择了独善其身。”
2. 生活中:
“虽然社会风气不好,但他坚持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
3. 文学作品中: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他在落魄时仍不忘修德。”
六、总结
“独善其身”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既要注重内在修养,也要在条件允许时回馈社会。这个成语既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子,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