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0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和革命家。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抒情性强、风格独特而著称,尤其在小说和散文方面成就显著。
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与鲁迅、郭沫若等人并肩作战。他主张“文学应该为人生服务”,强调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情感表达。他的作品多关注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个人情感的挣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郁达夫生平简要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郁达夫 |
原名 | 郁文 |
字 | 达夫 |
出生日期 | 1896年12月7日 |
逝世日期 | 1940年9月17日 |
籍贯 | 浙江富阳 |
毕业院校 | 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
职业 | 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革命家 |
代表作品 | 《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
文学流派 | 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
主要贡献 | 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倡导文学为人生服务 |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 | 类型 | 内容概述 |
《沉沦》 | 小说 | 讲述一位留日学生的内心挣扎与精神苦闷,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孤独与迷茫。 |
《故都的秋》 | 散文 | 描写北平秋天的景色,抒发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春风沉醉的晚上》 | 小说 | 通过一个夜晚的邂逅,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充满诗意与感伤。 |
《迟桂花》 | 小说 | 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爱情与人生的无常,体现作者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
郁达夫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在思想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始终关注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时代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