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小顺不能去民之欲立然而能使其欲利不

2025-10-08 10:51:17

问题描述: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小顺不能去民之欲立然而能使其欲利不,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10:51:17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小顺不能去民之欲立然而能使其欲利不】一、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出自先秦诸子思想,尤其体现了儒家对“义”与“利”关系的深刻思考。这段话强调了“义”和“利”是人们内心都具备的两种基本追求,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共存、协调。虽然人性中对利益的追求难以完全消除,但通过道德教化和制度引导,可以使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违背道义。

文章指出,即使是最小的顺从(如顺应百姓的欲望),也不能完全去除人们对利益的渴望;但通过“立”,即建立制度或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违背正义原则。这种思想既承认人的自然欲望,又强调道德约束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平衡与调和的理念。

二、核心观点对比表

观点名称 内容摘要 深层含义
义与利并存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人天生具有追求正义与利益的双重倾向,二者不可分割
利欲难除 “虽小顺不能去民之欲” 即使是小小的顺从,也无法彻底消除人们对利益的追求
道德引导 “立然而能使其欲利不” 通过建立制度或道德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违背义
和谐共处 “义利相济” 强调义与利并非对立,可通过教育和制度实现和谐统一

三、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如何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经营中,利润与诚信之间的关系;政府治理中,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协调;个人生活中,自我利益与道德责任的取舍——这些都需要借鉴古代智慧,寻求“义利兼顾”的路径。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文化引导和教育普及,我们可以让社会在追求效率与利益的同时,保持伦理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这句话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不应简单地将义与利对立,而应学会在其中寻找平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繁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