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怀潍县七绝二首】郑板桥,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以诗画闻名于世。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尤其在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方面尤为突出。《怀潍县》是其七言绝句中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歌
《怀潍县》为两首七绝,分别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作者对潍县(今山东潍坊)的怀念之情。第一首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思乡之切;第二首则借景抒情,寄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第一首:
“我梦扬州更惘然,扬州一别十三年。
如今不复少年意,唯有春来柳色鲜。”
此诗写诗人梦回扬州,感叹时光流逝,昔日少年意气已不再,唯有春日柳色依旧,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人生的短暂。
第二首:
“老去诗成无用处,空将心事寄云烟。
欲将此意传君耳,只恐风流误少年。”
此诗表现了诗人年迈后对才华的失落感,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情感深沉而含蓄。
二、诗歌赏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郑板桥(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 |
诗题 | 《怀潍县》七绝二首 |
体裁 |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
创作背景 | 表达对潍县的思念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思乡、怀旧、人生感慨 |
艺术特色 | 意象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第一首内容 | 描写梦回扬州,感叹时间飞逝,青春不再 |
第二首内容 | 表达诗才无用,心事难诉,对后人的劝诫 |
诗中意象 | 柳色、云烟、风流等,象征自然与人生变化 |
情感基调 | 悲凉中带希望,沉郁中见温情 |
三、结语
郑板桥的《怀潍县》七绝二首,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郑板桥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