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

2025-09-24 10:57:07

问题描述:

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10:57:07

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刺客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位著名的刺客事迹。这些刺客虽以杀人为手段,但他们的行为往往带有强烈的忠义精神和对国家、个人的忠诚,因此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一、

《刺客列传》共收录了五位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他们各自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刺客形象,既有为国复仇的英雄,也有为知己而死的义士。他们的行为虽然极端,却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义”的追求和对“忠”的理解。

1. 曹沫:鲁国将军,曾三次战败,后在齐桓公大会上用匕首威胁齐桓公,迫使他归还鲁国失地。

2. 专诸:吴国勇士,受公子光之命,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登基为王。

3. 聂政:侠义之士,为报严仲子之恩,孤身刺杀韩相侠累,事成后自毁容貌以保姐姐。

4. 豫让:晋国贤士,为报智伯之仇,多次刺杀赵襄子,最终自刎而死。

5. 荆轲:燕国刺客,受太子丹委托,刺杀秦王嬴政,失败被杀,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故事。

这些人物虽然结局各异,但都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节选) 翻译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
公与齐侯盟于柯,曹沫执匕首劫齐侯。 鲁庄公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
于是,诸侯皆从。 于是,诸侯都服从了。
专诸者,吴之善击剑者也。 专诸是吴国擅长击剑的人。
乃以匕首置鱼肠中,进之。 于是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献给吴王僚。
既饮,专诸因抽匕首刺王僚。 喝酒时,专诸趁机抽出匕首刺杀吴王僚。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聂政是轵地深井里人。
姐姊死,聂政乃辞兄,独行。 姐姐去世后,聂政告别哥哥,独自出发。
豫让者,晋人也,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不见重。 豫让是晋国人,曾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未被重视。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 于是改换姓名,做了一个服刑之人,进入宫廷打扫厕所。
荆轲者,卫人也,好读书,喜击剑。 荆轲是卫国人,喜欢读书,喜好击剑。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 太子丹感到恐惧,于是请荆轲出面。
于是,荆轲遂行。 于是,荆轲就出发了。

三、结语

《刺客列传》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义”与“忠”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通过这些刺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与伟大,以及历史背后的深刻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