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的意思】“蜀犬吠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原意是说四川的狗见太阳出来,感到奇怪,就对着太阳叫。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少见多怪、对新事物或陌生现象感到惊讶或不理解。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蜀犬吠日 |
出处 | 唐·柳宗元《三戒》 |
字面意思 | 四川的狗看见太阳出来,觉得奇怪,就对着太阳叫 |
比喻意义 | 对新事物或陌生现象感到惊讶、不理解,或因见识少而反应过度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人见识浅薄、对正常现象反应过度、缺乏常识 |
近义词 |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闻所未闻 |
反义词 | 见多识广、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
二、成语背景与文化内涵
“蜀犬吠日”最早出现在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中,原文为:“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虽然这段文字讲的是“黔驴技穷”,但“蜀犬吠日”作为其中的引申部分,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形容“少见多怪”的典型例子。
三、使用示例
1. 日常对话中
- A: “你没见过高铁吗?怎么还这么惊讶?”
- B: “不是我少见多怪,是真没见过,真是蜀犬吠日。”
2. 文章写作中
- “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对外界变化反应激烈,这正是蜀犬吠日的体现。”
四、注意事项
- “蜀犬吠日”带有一定的贬义,用于批评他人缺乏常识或反应过度。
-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 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避免误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蜀犬吠日”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应保持开放和理性的心态,而不是盲目惊慌或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