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六回原文】一、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虎牢吕布擒将”主要讲述了董卓进京后专权跋扈,废黜少帝、拥立陈留王为帝,并在京城内大肆屠杀忠臣,引发朝野不满。与此同时,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但因内部不和,最终未能成功。吕布在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三人,展现其勇猛无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回通过董卓的残暴与诸侯的无能对比,揭示了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也为后续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埋下伏笔。
二、关键事件表格
时间 | 事件 | 主要人物 | 说明 |
董卓入京 |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 董卓、少帝、李儒 | 董卓率兵进入洛阳,控制朝廷,开始专权 |
废帝立帝 |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 | 董卓、李儒 | 董卓为了巩固权力,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 |
杀害忠臣 | 董卓杀害何太后、丁原等 | 董卓、李儒 | 董卓为了消除异己,大开杀戒,激起民愤 |
诸侯起兵 |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卓 | 曹操、袁绍、孙坚等 | 各地诸侯不满董卓专权,纷纷起兵讨伐 |
战争初期 | 诸侯联军与董卓部将交战 | 韩馥、鲍信、曹操等 | 联军虽人数众多,但缺乏统一指挥,难以取胜 |
吕布出战 | 吕布大战刘关张 | 吕布、刘备、关羽、张飞 | 吕布勇猛异常,连败刘关张三人,震惊天下 |
三、总结分析
第六回是《三国演义》中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回,不仅展现了董卓的残暴与专横,也揭示了诸侯之间的矛盾与无力。吕布的出场则为后来的“三英战吕布”埋下伏笔,成为全书的重要角色之一。
本回通过大量的人物描写与战争场面,生动地刻画了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忠良之士被杀、奸佞当道的不满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