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惠王朱佑基简介】朱佑基是明朝一位重要的宗室成员,属于明宪宗朱见深的后代。作为惠王,他在明代宗室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尽管其生平记载相对较少,但通过历史文献可以大致梳理出他的身份、在位时间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一、
朱佑基,字子仁,是明朝第七代惠王,生于成化年间(1465年左右),为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惠恭王朱祐楬之子。他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被封为惠王,后在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承袭爵位,成为第三代惠王。朱佑基在位期间,主要活动于湖北地区,管理藩国事务,并参与地方治理。
由于史料记载有限,关于朱佑基的具体事迹和政绩并不详尽。但从其身份来看,他作为皇室成员,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协助朝廷治理的责任。他的存在也反映了明代藩王制度在地方上的作用与影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姓名 | 朱佑基 |
字 | 子仁 |
生卒年 | 约1465年-约1530年(具体不详) |
父亲 | 惠恭王朱祐楬 |
祖父 | 明宪宗朱见深 |
封爵时间 | 弘治十七年(1504年) |
在位时间 |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 |
藩国 | 湖北地区(今湖北省一带) |
地位 | 第三代惠王,明代宗室重要成员 |
史料来源 | 《明史·诸王传》、地方志、清代笔记等 |
特点 | 宗室身份显赫,但事迹记载较少,属典型明代藩王代表 |
三、结语
朱佑基作为明代宗室的一员,虽然在历史上并非特别突出,但他的存在体现了明代藩王制度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通过对他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宗室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藩王在地方社会中的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