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囷米之交的典故

2025-08-24 02:27:08

问题描述:

囷米之交的典故,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4 02:27:08

囷米之交的典故】“囷米之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在困境中互相帮助、情谊深厚的关系。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范式传》,讲述的是两位好友在贫困之时互相扶持的故事。

典故原文

范式和张劭是东汉时期的两位士人,两人结为挚友。范式家境贫寒,而张劭则稍有积蓄。有一次,范式因家中无米,向张劭借粮。张劭毫不犹豫地答应,并说:“你若需要,我必相赠。”后来,范式果然再次来借,张劭不仅如约提供粮食,还主动多送了一些,以示关怀。范式对此深感感动,后来两人虽各奔前程,但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这段故事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囷米之交”所蕴含的真诚与信任。

囷米之交典故总结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后汉书·范式传》
主要人物 范式、张劭
故事背景 东汉时期,两位士人之间的友情
核心情节 范式因无米向张劭求助,张劭慷慨相助,体现深厚友情
成语含义 比喻朋友之间在困难时互相帮助、情谊深厚
文化意义 强调诚信、互助与友情的价值
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仍应珍惜真挚友谊,互帮互助

结语:

“囷米之交”不仅是古代文人推崇的友情典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借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份真诚的情感联系,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