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词描绘的是夏夜乡村的静谧与生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整句词意为:明亮的月亮从树枝上照耀而过,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微凉的夜风中,传来阵阵蝉鸣。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夏夜的美丽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二、核心意思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明月 | 明亮的月亮 | 点明时间(夜晚),渲染静谧氛围 |
别枝 | 从树枝上移开或照耀在树枝上 | 表现月光的动态,增强画面感 |
惊鹊 | 鸟儿被惊动 | 增添生动性,表现夜晚的灵动 |
清风 | 凉爽的风 | 体现夏夜的舒适,烘托环境 |
半夜 | 夜晚的中间时段 | 强调时间的深沉与寂静 |
鸣蝉 | 蝉的叫声 | 表现夏夜的生机与自然声响 |
三、意境与情感
这句词虽短,却意境深远。它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惊鹊”与“鸣蝉”的动静结合,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四、结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古诗词中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的句子,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夏夜图景,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样的诗句也能让人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词的背景或全文赏析,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