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成语意思】“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意是指东吴名将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努力学习,后来才学大进,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如今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经过学习或锻炼后,面貌焕然一新,不再像以前那样平庸。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吴下阿蒙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原意 | 吕蒙原本不喜读书,后经孙权劝学,学问大增,不再只是“吴下阿蒙” |
现代含义 | 指一个人经过学习或成长后,变得有才华、有见识,与过去不同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称赞他人进步明显,或自谦表示自己已有所提升 |
二、成语故事简述
在三国时期,吕蒙是东吴的重要将领,但他起初并不喜欢读书,认为只要能打仗就行。后来,孙权劝他多读书,以提高自己的才能和见识。吕蒙听从劝告,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连鲁肃都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从此,“吴下阿蒙”便成了一个形容人进步显著的成语。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以前只是个普通职员,现在却成了公司骨干,真是“吴下阿蒙”了。 | 表达对对方进步的惊讶和赞赏 |
我以前总觉得他没什么本事,没想到现在竟然能独当一面,真是“吴下阿蒙”! | 表现对他人变化的惊喜 |
不要小看任何人,说不定哪天他就成了“吴下阿蒙”。 | 提醒不要轻视他人,可能他们正在默默成长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吴下阿蒙”的关系 |
士别三日 | 人分别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 与“吴下阿蒙”意义相近,常一起使用 |
脱胎换骨 | 形容彻底改变 | 更强调本质上的转变 |
青出于蓝 | 学生超过老师 | 强调后辈超越前辈 |
学富五车 | 形容人很有学问 | 与“吴下阿蒙”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知识量 |
五、总结
“吴下阿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如何,只要肯努力、肯学习,就能实现自我突破,迎来全新的自己。这个成语既可用于赞美他人,也可用于激励自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