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如何读】“蚍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和含义。本文将从读音、字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蚍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 pí fú,其中“蚍”读作 pí,第二声;“蜉”读作 fú,第二声。该词源自古代文献,常用来比喻力量微小但企图对抗强大事物的人或事物,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在现代汉语中,“蚍蜉”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成语或古文阅读中仍会遇到。了解其读音与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注音 | 含义 | 使用场景 | 示例 |
蚍蜉 | pí fú | ㄆㄧˊ ㄈㄨˊ | 原指一种小蚂蚁,后引申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或力量 | 古文、文学作品中常见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三、延伸说明
“蚍蜉撼大树”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中的诗句,意思是:一只小蚂蚁想要摇动一棵大树,简直是不自量力。这句话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妄图挑战强大力量的人或行为。
虽然“蚍蜉”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学习古文、欣赏诗词时,掌握其读音和含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背景,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深入分析。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准确地认识“蚍蜉”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