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是什么意思】“地大物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个成语由“地大”和“物博”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指土地广阔、物产丰富。
在日常使用中,“地大物博”多用于描述中国等大国的地理和资源特点。它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广袤,也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
“地大物博”是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成语。其中,“地大”指的是国土面积大、地理范围广;“物博”则表示物产种类多、资源丰富。这一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国家自然资源的赞美,也常出现在历史、地理或经济类文章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用法 |
地大 | 土地广阔、地域辽阔 | 汉语成语 | 形容国家或地区的面积大 |
物博 | 物产丰富、资源多样 | 汉语成语 | 表示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
地大物博 | 地域广阔、资源丰富 | 汉语成语 | 常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整体实力 |
示例 |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 | - | 用于描述国家地理与资源状况 |
三、拓展说明
“地大物博”虽然表面上是褒义词,但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例如,在讨论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时,仅强调“地大物博”可能忽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因此,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既要看到其正面意义,也要注意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总之,“地大物博”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地理和资源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