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梁学彬   来源:网易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军事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这一计谋的主人公是战国中期的齐国名将田忌及其军师孙膑。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救援。然而,孙膑并未直接前往邯郸与魏军交战,而是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他指挥齐军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庞涓回师自救。庞涓果然中计,急忙率军撤回魏国,途中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被埋伏的齐军伏击,最终大败而归。

这一计策的成功在于孙膑善于分析敌我形势,利用敌人的弱点,以间接方式达到直接目的。通过攻打魏国的核心区域,迫使魏军放弃对赵国的进攻,从而解除了赵国的危机。这一策略不仅展现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智慧,也体现了他深谙“避实击虚”的作战原则。

“围魏救赵”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更成为中国古代兵法中的经典案例之一,被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时需要跳出常规思维,寻找更为巧妙的解决之道。这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