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电子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别艳义   来源:网易

电子显微镜是由德国科学家鲁斯卡(Ernst Ruska)发明的。这一伟大的发明为人类观察微观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使科学研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20世纪初期,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的唯一工具,但由于光波波长的限制,其分辨率只能达到几百纳米,无法清晰地观察到更小的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家开始探索利用波长更短的电子束进行成像的可能性。1931年,鲁斯卡与布劳恩(Max Knoll)合作,在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台设备通过加速电子束并用磁场对其聚焦,从而实现了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鲁斯卡的研究证明了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1986年,鲁斯卡因其在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发明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还对医学诊断、纳米技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电子显微镜已成为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帮助人们揭示了细胞内部结构、病毒形态以及新材料特性等诸多奥秘。鲁斯卡的名字也因此永远镌刻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