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古文滥竽充数的道理,滥竽充数的道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滥竽充数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
2、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3、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4、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5、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
6、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7、成语解释:滥:失实的,假的;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充:冒充;数:数目。
8、成语示例:(1)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
9、(2)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
10、”(3)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姚明不行时,他总说自己是滥竽充数。
11、(指谦虚)成语典故: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12、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13、”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14、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15、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16、滥竽充数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7、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18、滥竽充数韩非 〔先秦〕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19、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20、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1、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22、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23、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