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西方哲学论文选题参考,西方哲学论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2、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3、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4、“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5、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
6、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
7、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
8、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
9、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10、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
11、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2、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
13、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
14、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
15、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16、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
17、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
18、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
19、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
20、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
21、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22、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
23、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24、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25、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
26、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
27、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28、 「物质因」(Material Cause) 代表了一个事物从一堆零件、成分、基础、或是原料所组成的存在形式,将物质的构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要素、成分),接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混合、综合、复合、或结合)。
29、举例而言,形成一尊大理石雕像的大理石等原料便是物质因。
30、 「形式因」(Formal Cause) 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由怎样的定义、形式、形状、本质、综合、或原形所构成的,解释了构成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这只是整个事物(整套原因关系)的其中一部分(宏观结构)。
31、举例而言,雕塑一尊大理石雕像的草稿或设计图就是其形式因。
32、 「动力因」(Efficient Cause) 指的是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研究「是什麼改变了什麼、而又是什麼造成了这个改变」,范围包括了所有事物间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动力的起源或是被改变的事物。
33、举例而言,将大理石雕刻为雕像的艺术家就是动力因。
34、 「目的因」(Final Cause) 指的则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变的原因,包括了有目的的行动和活动。
35、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说是它之所以改变的原因。
36、这也解释了现代所谓的心理动机,包括了意志、需求、动机、理性、非理性、伦理,所有这些动机都是创造行为的来源。
37、举例而言,一尊完成了的大理石雕像就是艺术家的目的因(目的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