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明帝说日为什么两次回答不一样,明帝说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2、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3、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4、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5、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6、”元帝感到很诧异。
7、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8、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9、”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10、”二、原文: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11、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12、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13、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14、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15、”元帝异之。
16、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17、乃答曰:“日近。
18、”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9、”扩展资料一、解析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
20、2、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
21、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2、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想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
23、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
24、二、人物简介晋明帝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25、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
26、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
27、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
28、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29、三、作者简介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30、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31、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32、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33、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34、后任江州刺史。
35、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36、他“性简素,寡嗜欲”。
37、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38、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39、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40、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41、《明帝说日》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中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
42、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43、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
44、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 如日远?”答曰: “日远。
45、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46、”元帝异之。
47、明日, 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48、乃答曰:“日近。
49、”元帝失色,曰:“尔 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50、” 原文大意: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51、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52、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53、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54、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55、”元帝感到很诧异。
56、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57、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58、”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59、”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
60、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61、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
62、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63、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64、”元帝异③之。
65、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66、乃答曰:“日近。
67、”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68、”[1] 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
69、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
70、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
71、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72、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
73、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
74、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75、③异:对......感到诧异4.洛下:洛阳方面。
76、(这是洛阳被匈奴占领)5.潸然:流泪的样子6.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
77、居然:不费力。
78、7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
79、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80、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81、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82、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83、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84、”元帝感到很诧异。
85、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86、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87、”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88、”[1]。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