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阳虚的症状有哪些表现(阳虚)

严清纨   来源: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阳虚的症状有哪些表现,阳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阳虚体质的人的特征是,怕冷,精神特别容易低沉,而且男性经常腰酸,女性则经常手脚冰凉。

2、另外,阳虚的人容易经常腹泻,而且,容易关节疼痛僵硬,头发软,稀疏不茂密,而且,严重一点的,十月份就开始穿棉裤了,阳春三月了还舍不得脱下棉裤。

3、大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症状呢?另外,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但凡遇到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病的发作,或者稍微受凉吹风什么的。

4、比如,一些人受凉咽喉炎就犯了。

5、这种不用考虑了,就是阳虚啦。

6、而尴尬的是,很多人有咽喉炎的还加油吃清热类的寒凉的药物,然后怎么也治疗不好,反而加重了身体的阳虚,所以,一直就好不了。

7、另外,说到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来,阳虚的人身体内部一般是由寒气的,或者说是因为阳气不足,容易被寒气入侵,阳虚生内寒。

8、那么,去年咱们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又谈到过,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9、和今天这里说的阳虚不是一回事。

10、大家都还记得不呢?重复一下,方便区分。

11、之前谈到过的阳虚则外寒,这句话说的是身体受外部寒邪入侵,导致上焦之气不能宣散,那么卫气就不能布散到体表,从而出现恶寒怕冷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有的人冷着了,发高烧,感觉身体热,同时感觉打寒颤等。

12、下面继续谈阳气虚这个情况。

13、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在南方人里面,阳虚,阴寒,寒症,湿证的非常多。

14、这是啥原因呢?这和生活习惯有关,相对而言,南方,比如两广地区,天气热的时候比较多。

15、而空调作为现代的一大发明,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享受凉快的时候,也容易埋下病根,长期吹空调,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逐渐的出现阳虚。

16、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喝冷饮,吃冷的食物,洗冷水澡等,阳气是一个人的根本啦。

17、是的,熬夜是特别耗损阳气的,你们看一个熬夜多了的人,看上去就是没有啥活力的,黯淡,死气沉沉的样子,这就是阳气不足了,这可是任何化妆品都做不到的。

18、而你看长期运动的人,阳气充盈的人,则看上去阳光有活力,光彩照人的样子。

19、自然,大家都会更喜欢这样的人啦。

20、刚才简单说了阳虚的一些症状,还有导致阳气耗损出现阳虚的常见的一些原因。

21、当然,不仅仅是上面说的这些原因,其余还有很多原因,没有一一的例举出来。

22、比如,有的长期吃消炎药的,一般属于寒凉类的,那也是耗损阳气的。

23、另外,比如有些年轻人,不好好工作学习,没事看个小电影啥的就使劲鼓捣自己的身体的,也特别容易出现阳虚。

24、哈哈哈哈,知道错了不,那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得更好就是啦。

25、@年轻就多去尝试尝试 其实你还好的,坚持认真的吃了半年闲小豆,协助肺结核恢复了,肺气也变好了,基础各方面都变得更好,继续好好养护就是啦。

26、另外,多运动一下。

27、说到阳虚,有必要给大家强调一点,因为很多人总会走入一个误区,啥呢,就是觉得阳虚,那就使劲补阳被,甚至各种温热大补之品都用上了,然而往往并没有啥用。

28、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就是健康的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系统。

29、阴阳是浑然一体的,是相互融合的,不能说这边是阳,那边是阴,不能明确的给分隔开,阴阳是相互为根的,而一个人的阳气,其实基本就决定了生命状态啦。

30、犹如大地有太阳的照耀才有生命的孕育和生长。

31、而人体的太阳就是阳气,有了阳气,生命才能正常的运转。

32、阳痿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

33、所以呢,在中医治病里面,大家常常会听到抚阳,温阳,养阳,通阳等等。

34、同时在治病用药的时候,也特别注意,不能伤阳气。

35、而这点却是很多很多医生没有做到的,比如现在最常见的,随意一点小问题都上来就给挂一瓶水。

36、直接冰凉的液体输入体内,加上一些药物本身还是寒性的,进入体内之后,那对阳气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37、其实很多老年人的病,在救治的关键时候,重点也是救阳气。

38、比如现在常见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衰竭等,在危险期的时候,养护阳气就非常重要。

39、阳气救回来了,人也就救回了。

40、刚才简单说了一下,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41、知道了重要性,大家就应该注意好好养护啦。

42、阳虚,中医名词。

43、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44、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45、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46、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47、英文名称 yang deficiency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常见病因 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肾气亏损;劳倦过度,耗损正气,形气受伤等常见症状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48、专家解读阳虚体质的判定阳虚体质的人怕冷,尤其背部和腹部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49、科普中国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毛丹丨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审核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疾病概况科普文章 (2)目录1 病因病机2 临床表现3 临床辨证4 辨证施治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yang deficiency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常见病因 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肾气亏损;劳倦过度,耗损正气,形气受伤等 常见症状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50、病因病机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肾气亏损;劳倦过度,耗损正气,形气受伤;七情过极,损伤脏腑,久而不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亏虚,内不能和调于五脏,外不能洒陈于六腑,渐至表里俱虚;起居失常,劳逸失度,损神伤形,耗气伤血;外感六淫,迁延失治,表邪入里,损伤脏腑,久则正气耗伤,久而不复;大病之后,失于调养。

51、总不外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

52、临床表现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

53、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54、2.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55、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

56、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57、3.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58、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

59、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

60、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61、5.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62、临床辨证除阳虚的一般证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外,特定脏器兼证可供辨别。

63、1.心阳虚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64、2.肝阳虚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

65、3.脾阳虚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66、4.肾阳虚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

67、5.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

68、辨证施治1.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证候:汗出肢冷,面色浮红,脉虚数或浮大无根。

69、治则:敛汗、潜阳,扶正固脱。

70、主方:参附龙牡汤加味。

71、方药:炙党参(或红参)、附片、炙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肉桂。

72、喘急不能卧者加黑锡丹、蛤蚧粉,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

73、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重用炙甘草、桂枝、麦冬、苦参等。

74、2.心阳暴脱证候:口腔溃疡,自汗,畏寒肢冷,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75、治则:益气健脾,温中散寒固表。

76、主方:芪附汤加味。

77、方药:炙黄芪、熟附片、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78、若见阴伤,证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天冬、太子参以养阴生津。

79、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气舒胸。

80、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枳壳、胆星、佛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

81、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藏红花、郁金、三七或用冠心苏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82、3.肾阳不足证候:年老久病及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滑精者,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83、治则: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84、主方:右归九。

85、方药:熟地、菟丝子、当归、山药、枸杞、杜仲、山茱萸、鹿角胶、肉桂、熟附子。

86、阳痿,遗精、滑精,遗尿,不育者,加仙灵脾、金樱子、阳起石、煅龙牡、海狗肾;崩漏、宫寒不孕者加淫羊藿、黄芪、续断、炮姜炭、紫河车、龟板。

87、4.阳虚喘促、水肿证候: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88、治则: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89、主方:金匮肾气丸。

90、方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熟附子。

91、水肿而尿少者,加车前子、白茅根、益母草、牛膝。

92、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加人参、五味子、补骨脂、淫羊藿、胡桃肉。

93、5.肝阳不足,阴血亏虚证候:头晕眼花,耳鸣,目干畏光,急躁易怒等。

94、治则:暖肝补虚。

95、主方:温阳补肝汤加减。

96、方药:黄芪、党参、肉桂、白芍、肉苁蓉、巴戟天、葫芦巴、杜仲。

97、若畏寒肢冷,巅顶阵痛者,加吴茱萸、生姜;若面色惨白,口唇发青,加川芎、人参;若妇人经闭,胁肋少腹寒痛,宫寒不孕,带下清冷,崩漏,加川芎、香附、法半夏。

98、6.肝肾阳虚证候:腰酸腿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99、治则:温补肾气。

100、主方:肾气丸加味。

101、方药:附片、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乌药、沉香、小茴香。

102、若阳痿囊冷阴湿,下肢不温者,加鹿茸、菟丝子;肝阳虚,精寒肾冷,滑精无梦者,加五味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103、阳虚中医名词。

104、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105、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106、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107、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108、  宜忌原则  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

109、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110、  阳虚5大症状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

111、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112、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质淡溥,苔白,脉沉细等。

113、进补宜补阳、益阳、温阳。

114、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虫草、肉桂、海马等。

115、补阳虚食品:黄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桂皮、茴香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116、阳虚忌食物品:鸭肉、兔肉、獭肉(水狗肉)、甜瓜;忌食或少食:鸭血、鸭蛋、阿胶、牛奶、酸奶、甲鱼、螃蟹、田螺、螺蛳、蚌肉、蚬肉、柿子、柿饼、柚子、柑、香蕉、无花果、西瓜、青苦瓜、地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落葵、莼菜、发菜、君达菜、罗汉果、荸荠、菊花脑、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等。

117、相应膳食:海马怀补鸡;三鞭怀补凹腰汤;韭菜怀补虾;爆炒腰花;长生煨老鸭;五脏也有阳虚时  心阳虚。

118、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119、  肝阳虚。

120、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

121、  脾阳虚。

122、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123、  肾阳虚。

124、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

125、  肺阳虚。

126、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

127、阳虚是病证名。

128、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

129、《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

130、”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

131、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

132、治宜温补阳气。

133、阴虚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

134、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

135、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136、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

137、阳虚体质适合吃以下食物比较好:刀豆刀豆温脾补肾,拥有能为阳虚人“种”下温暖的红豆子。

138、2、生姜:生姜对于那些精力不够旺盛,倦乏怕冷的阳虚体质有着很好的补阳效果,能适当的补充阳气。

139、3、羊肉:羊肉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

140、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

141、4、胡椒:吃辣能够御寒这就是补阳气的好时机。

142、5、韭菜:韭菜对男性来说是大补之物。

143、男性的阳虚的人,容易性功能差一些,这类人群吃韭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144、另外,食物只是有帮助,想要改善阳虚,最重要的是口服博启健,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上补充肾部营养,使肾气得到巩固,从而改善阳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