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什么是教学情境?常见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途径有那些?

宋新苛   来源: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什么是教学情境?常见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途径有那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2、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3、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4、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5、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生活性。

6、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7、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

8、为此,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9、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10、 2.形象性。

11、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12、如一位教师教《守株待兔》,老师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

13、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死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

14、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

15、 3.学科性。

16、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17、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

18、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19、 4.问题性。

20、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21、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

22、“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23、 5.情感性。

24、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25、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教师入境入情,才能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产生心灵共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